標識標牌制作過程中設計塑造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前期的制作設計將直接影響到后期的使用,以及產品的價值。根據產品不同用途及場合,我們該如何展示其獨特的風格?接下來我給大家詳細介紹標識標牌制作六大關鍵設計原則:
一.注重設計的因地制宜——可操作性
這是一個技術性的原則問題,包含施工、維護、更換三個方面。1.標識標牌的設計要考慮施工的復雜程度和可能性,以恰如其分的結構設計為宗旨,并遵循綠色設計的“減量化”原則,避免不必要的浪費;2.標識的結構形式考慮運輸、安裝的便捷性,注意有效的控制成本;3.標識的生命周期各有不同,客觀環境也會發生變化,因此標識標牌制作設計要預留變換的空間,方便更新;對于標識標牌內容不固定的情況,要使用方便靈活更換的結構;4.對于臨時性的項目,要考慮易拆卸的結構(如組裝式結構)和可以重復使用的材料,使拆除標識所造成的環境污染最小化;5.材料的選擇考慮耐久性,耐氣候性,以及方便養護。
二.強調信息的有效傳達——功能性
功能性是標識標牌制作最基本的訴求:標識標牌作為環境信息傳達的載體,其功能首先涉及到準確與效率的問題。具體來講,它包含信息傳達的有效性,設置的合理性與安全性幾方面的內容。1、信息傳達的有效性,也是標識功能最集中的體現,它包括可見性,可理解性和可印象性。 可見性即是要求在一定距離范圍內可以清楚視認標識所傳達的內容。不同功能的標識類型,對可見性具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對于導向標識應該具有瞬間可見性,使距離較遠的行人能提前獲取信息并做出判斷;而信息標識可以分幾種傳達層次,大標題用于吸引遠處行人的注意,而具體的內容則以考慮近距離的閱讀要求為主。影響可見性的因素大致有:文字字體,大小,字間距,文字與背景色彩、比例的關系,距離,光線,材料等等。可理解性是指標識傳達的內容應該以絕大多數群眾理解為前提?;顒佑诔鞘胁叫邢到y的主要群眾,其年齡層次從孩童到老人覆蓋面較大,因此尋求一種普遍的理解性的關鍵是要充分考慮各類人群接受信息的特點。作為可理解性的一些基本要求是:不使用生僻的措辭和圖例,信息內容條理清晰,伴有解釋性的插圖為宜。 可印象性要求標識具有鮮明的風格特征和盡可能簡明的文字表達,在可能的情況下使用幽默的表達方法、形象的符號或情節化的圖式也有利于建立深刻的印象。將標識標牌與城市中一些標志性的空間結合,也可以通過這些值得回憶的場所來相互聯系建立方位線索,加強印象性。今天,現代技術賦予了設計師更多的手段,更自由的空間——交互性成為實現可印象性更有效的途徑??梢哉f交互性是對標識功能的一種嶄新詮釋和拓展,是對標識傳統定式的一種超越。設想城市步行系統中的標識為行人提供一種參與、互動的親身體驗,那么標識標牌與行人之間的對話自然有望呈現出更直接、更人性的一種狀態。2、設置的合理性,即力求以最少的標識數量,最準確的位置,最及時、充分地發揮標識的作用。要實現合理的標識標牌設置,首先需要對城市的整體空間形態、地理環境進行調查、分析。其中導向標識應考慮分布在該沿線的決定點位置,并充分利用步行系統中線性空間序列中突變性的位置在可意象性上的優勢,為標識標牌的功能性服務。 其次,在同一地點不宜設置過多的獨立標識,否則容易造成視覺混亂,因此在無損信息傳達的前提下可以考慮將不同類型的標識結合設計或將導向標識與其他環境設施進行多功能復合設計,以緩解街道景觀的擁擠局面。3、安全性,是確保標識正常使用,有效實現功能的重要原則。標識標牌制作的形式、尺度、材料、結構和安裝地點等問題在確定之前都要通過安全性的考察,以安全為前提,不符合安全條件或具有安全隱患的因素要及時調整。如:結構是否穩定;是否符合力學平衡原理;標識標牌形狀是否具有銳利的尖角等等。
三.突出地域特色——地方性
凱文·林奇在《城市的印象》一書中指出:“雖然我們今天己經有了許多有關自己環境的組織方法,如通過坐標、數字系統或抽象名稱等,但我們又常常失去生動和具體的品質,失去了確定無誤的形式品質?!背鞘胁叫邢到y標識標牌的設計面臨同樣的問題:什么才是唯一屬于這一城市的形式品質——恰如其分的,與眾不同的、特定的品質。這其實就是地方性原則所涉及的問題,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地方性原則與文化性原則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20世紀80年代,在歐洲興起的“地域主義”建筑風格正是對全球化力量瓦解傳統文化價值的一種對抗?!暗赜蛑髁x”認為實際環境的多樣性,可由經驗上的傳遞,給予藝術創新的靈感。地域風格的建筑正是著眼于特定的地點與文化,從經驗里學習,達到修補、細琢、調整與響應當地特色的目的。同樣,在城市標識設計的問題上提倡地方性,也必然著眼于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研究,從中激發塑造特色形式品質的靈感。當然,除此之外,那些由地理、氣候等自然條件促生的鄉土特質也是地方性的重要表現。日本建筑師丹下健三還曾指出:地方性是包括傳統性的,而傳統性是可以通過對自身的缺點進行挑戰和對內在的連續統一性進行追蹤而發展起來的。于是我們也可以這樣來理解地方性原則:它是在尊重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提倡自主創新,體現時代性和技術性;將現代技術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的一種開創性原則。既然提倡開創性,就應該首先避免“照搬照抄”的現象,立足于本土的人文資源、自然環境,不斷去摸索具有城市特色的標識形象。比如,通過使用地方材料或傳統材料,以及發揚地方手工藝傳統,創造新的表現力;或挖掘城市的特征之物,使其抽象化、形象化,并作為一種人文精神的象征賦予標識個體……總之,應立足于基本的原則,拓展思路去大膽嘗試。
四.展示城市內在文脈——文化性
20世紀 20、30年代以來,現代技術的飛速發展曾使建筑界出現了無條件采用與表現新技術而造成建筑形式千篇一律的想象,“國際式”風格使建筑喪失了地方的特色,割斷了與傳統的聯系。羅伯特·文丘里在《向拉斯維加斯學習》一書中指出:“現代的建筑師拋棄了象征主義的傳統,在這一傳統中繪畫、雕塑和平面圖形原本都是與建筑相聯系的?!睘榱藢ΜF代建筑的現狀進行反抗,20世紀晚期興起的一場裝飾復興的全面運動開始追求“以技術為基礎的形式主義”、使建筑可以走進人們的精神與情感世界,從而產生了新的“人情化”建筑,與此同時標識也成為此次運動的一部分。因為標識標牌作為人造環境的一個構成要素,其表現出的對環境的威懾力或者說塑造力,以及對人們的影響力都越來越突出。在功能性基礎上賦予標識文化的因素,將有助于創造一個詩意的環境。城市步行系統是市民接觸最多的空間系統,也是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場所,在城市步行空間中最能折射出城市深厚的文脈。文化性的原則,即是倡導城市的同時也表述文化內涵,使行人對城市的體驗更豐富、深刻。文化性原則對設計的指導性大體表現在如下方面:l.標識標牌的形式、結構特征或裝飾符號傳達歷史感,引發對傳統文化的聯想;2.文字字體措辭、色彩風格等體現文化的內涵;3.主要針對信息類標識標牌,其內容注重傳統歷史文化的傳達。
五.層次分明、風格一致——系統性
系統性原則不僅指的是同類標識以群集的形式,作為一個相互關聯的系統而存在(如導向標識系統);對于整個步行系統而言,也可以是由所有相關類別(商業標識除外)的標識以某種內在的關聯性建立起的環境視覺識別系統,即步行系統中的標識標牌傳達系統。所謂標識標牌系統是一種無所不包的分類方式,它可以是包含各種標識標牌組成的結構體系,但這些標識作為一個系統而存在應以同一的目的性和共享的設計元素為特征。 因此,不僅同類標識可以成為一個系統,不同的標識標牌基于同樣的目的也可以以系統的方式存在。像醫院、機場、辦公空間和主題公園等環境都具有各自的標識系統,且因場合、目的的不同分別具有不同的標識類別組成和風格特色。對于城市步行系統而言,要建立標識標牌的系統性,需要首先制定整體的形象戰略。從這一點而言,系統性原則與整體性原則相輔相成。通過對大量成功案例的分析研究,總結出了建立系統性的一些途徑,以供參考:1.使用連續的措辭,相同的版式特點、字體、印刷風格;2.標識標牌的結構材料、細部特征、裝飾元素具有統一性;3.具有統一的色彩風格;4.將信息分成若干標準單元,按需組裝使用;5.相同形式的標識不作簡單的重復,而是以一個完整的過程反復出現,呈現出清晰的脈絡性與序列感。這種序列通常在轉折決定點會傳達接近中央和最終目標的提示作用。這對朝著一個不確定方向前行的人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避免了在每一個轉折點可能出現的不安情緒,堅定朝正確方向前行的信心。在這種情形下,只有具有系統性的導向標識才能承前啟后,實現與使用者連續的對話。綜上而言,城市步行系統標識標牌制作設計遵循系統性的原則,是力圖在環境中創造信息層次分明,風格統一的視覺形式,賦予城市鮮明的性格,從而創造深刻的可印象性。同時,創造井然有序的信息給予系統讓行人體會到細致入微的關懷,并體現城市人性化的管理品質。
六.與城市環境城市形象的統一 ——整體性
標識標牌是作為環境的一個細部而存在的,它不同于電視或印刷的文字,沒有視覺選擇性。它時刻出現在我們的周圍,強制性地闖入我們的視野。因此我們對環境的認知和感受在很大程度上為標識所影響,可以說標識操控了環境與人類之間的對話。標識的形象也是城市形象的反映,它微妙地暗示著各種態度和社會內部的變化?!叭绻粋€社會能夠關心細微瑣事,如節約或創造精美的字體等,那么它就很可能去關心它所在的建筑、街道,并去關注其國家?!笨梢?,標識標牌雖然只是環境的一個細部,卻能“以小窺大”。因此建立一種全局性、整體性的觀念,從城市步行環境的整體出發來考察標識設計是十分必要的。整體性的原則主要包含兩方面的含義:
1.所有標識標牌類型的整體考慮、統籌安排,并與城市形象規劃相結合的原則。 它要求設計師保持一個全面綜合的觀點,在符合城市整體形象大前提下,立足于步行空間的整體空間形態與信息環境建構的特殊要求,有效的組織各種標識標牌類型,各就其位,各盡其責。同時建立一種具有內聚力的系統,使各類標識標牌的整體反映出城市特有的性格特征。讓人一旦看到這些標識,就知道它們具有內在的關聯,有助于綜合地表述所在的環境,使行人以聯系的思維來建立完整的城市意象。 案例介紹:在意大利 Sesia 河谷有當地“米蘭”之稱的歷史性城鎮Borgosesia 經歷了建設性的重創之后,對個性根基和環境的關注與興趣才得以被喚起。在新一輪的城市設計計劃中,當地政府開始積極挽救余下可以被挽救的東西。對環境的尊重在設計方案的各個方面得到了顯現,且包括標識這一環境的細部因素。裝飾在建筑墻上的信息公告牌顯然經過了整體的考慮,設計師將各種零碎的信息板集中在一個長方形的區域內,且這個長方形背景框的造型、尺度、位置都與墻體上原有窗的型制恰好呼應,使信息標識完全整合在了建筑形體之中,避免了任何雜亂無章的破壞性。
2.標識標牌與建筑、環境相結合的設計原則,旨在實現標識標牌與環境的和諧共生。具體來講,首先應該對標識所處的環境特征進行分析,使作為環境細部的標識標牌與周圍建筑的細部特征相協調??梢詮膸讉€方面去考察:
⑴標識標牌的尺度以背景建筑為參照,注意整體空間構圖的比例協調問題。
⑵標識標牌主體的形狀,結構,設置的向度等與建筑本身的主要細部特征相聯系進行設計,以達到整體形式上的統一。
⑶在材料的表述上,標識標牌與建筑及周圍環境具有協調的質感匹配或適度的對比。
⑷標識標牌的色彩在與周圍環境色彩相和諧的前提下求變化。
⑸標識標牌的設置不影響空間環境的使用性,其數量與分布密度以不產生視覺擁擠感為前提。
標簽:  標牌制作 設計 標識標牌